1、让球是特定 历史 时期的产物,并不仅仅是国乒的“光荣传统”。伦敦奥运会上,为了避免半决赛同室操戈,中国羽毛球队的女双王牌组合于洋/王晓理(还有韩国组合等)故意输球,当即遭到取消继续比赛的处罚。
现有100个乒乓球、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,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获胜者。
先拿4个。然后对方如果拿1到5个我就拿5到1个。于是无论如何剩下的球数为6n,n逐次少1,最后剩6个的时候恰好是我拿完,此时必胜。
完整题目是这个吧: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,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,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。
题目: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,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,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。
假设排列着100个乒乓球,由两个人轮流拿球装入口袋,能拿到第100个乒乓球的人为胜利者。
单循环赛 单循环赛是指让参加比赛的各队或各运动员之间相互比赛一次。在单循环赛中,各队或各运动员均出场一次,称为一轮。每两个运动员之间比赛一次,称为一场。
赛制规则 乒乓球正式比赛有三局两胜、五局三胜、七局四胜几种赛制,而每局上限得分自2001年9月1日起,从原来的21分一局改为11分一局,哪一方率先打满11分,就可以赢得当局比赛。
选择发球、接发球和场地的权力应通过选择硬币的正反面来决定。选对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,或选择先在某一方。当一方运动员选择了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了场地后,另一方运动员应有另一个选择的权力。
并步:移动 *** :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,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。打乒乓球的规则 跳步:移动 *** :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,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。
另外解释一下,不管是混合双打还是普通双打,都只能是间隔接球,不能由一个人连续接球,这是基本规则。补充一点:双打时,运动员击球次序错误,判对方得一分。
乒乓球规则常识20条 发球开始时,球自然地置于不持拍手的手掌上,手掌张开,保持静止。
其实很多球员到了10比0的时候,就会主动放水,让对面赢上1分。10分实力,1分礼让。正所谓做人留一线,日后好相见。对方等到一分不至于那么丢脸,这也是给对方一个尊重和一个台阶下。
由于国球的统治力,曾经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——单局小分不打对方11-0,以免对方面子上过不去。
在乒乓球比赛中让球是作为一个尊重的表现。不许打对方11-0是个不成文的规定,没有强制性要求。不打对方11-0主要也是照顾对手的面子。
7年,在第39届乒乓球世锦赛之前,国际乒联针对中国队擅长的合力发球作出规定,禁止用让球与球拍相互撞击或者摩擦的方式发球,因为这种发球方式会增加球速和旋转。发球必须将球上抛16厘米以上,在乒乓球自由落下时才能击球。
在打乒乓球比赛的时候,每个运动员大概都知道,假如自己已经打了对方10:0的成绩的话,就必须要让一球给别人。因为在这个时候自己已经是稳赢了,但是对方一球都没有,这样看起来就会非常的尴尬。
让球在正式的比赛中是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的,如果是双方提前沟通好的让球这叫犯规,但是为了保证对手的比赛体验以及自尊心的让球,这叫好心。
希望每场比赛都是真实的,希望每个运动员都是尽力的,希望每位教练员都是公正无私的。希望终究是希望,距事实总归有差距的,或许就差一点点,不知算不算潜规则。
让球,好像是传统,但不能说“光荣”,违反比赛规则,也背离了道德,应该是可耻之举。让球,曾经有过,多少次未知,所以,也不好说是不是传统。让球,该结束了。
目前可以说让球存在两个前提条件都已经不存在,一方面如今的体育更加纯粹,不存在出于政治目的的让球,另一方面中国乒乓球队的实力已经冠绝世界,不存在因为顾忌对手而作出让球的情况。
其实 ,这个潜规则的流行时间并不久。 早在2001年,国际赛制变更之前, 原本的乒乓球为每局21分制。每轮发球有5个, 在这种情况下, 即使双方实力差距太大。也不至于出现21比0的现象, 为了加快比赛速度。
如果说,中国的乒乓球不强,那就不会存在让球的现象了。其实在中国的乒乓球史上,有过很多女乒选手因为不满中国的让球规定,远走他乡,加入其他国家打比赛,就像何智丽一样。
国乒过去是有让球的习惯,但是算不上光荣的传统。让球也算是国乒一个时代的产物。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国乒是出现过不少让球的案例,尤其是在奥运会,在那个金牌至上的年代。
卡塔尔乒乓球公开赛,10-0时该不该让球? 马龙/许昕 的答案是 让 ; 伊藤美诚 的答案是 不让 ,就是要打 丁宁 11-0。
让球曾荣为国乒的光荣传统,实事求是讲,不赞成让球,不符合 体育 道德精神,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,只能在国际赛场上有损中国形象。 反对。违犯 体育 的竞赛规则,也违道德。公平竞争,才合正道。
国乒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不能在比赛中打对手11:0,这样的比分说出去太不好看了。因为这个规定,国乒的不少运动员都化身为演员,其中张怡宁给福原爱让球的那场比赛堪称经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