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箭这场球输得冤不冤?赛后找锅大会,这几位哥们怕是跑不掉了!

2025-09-16 11:14:47 体育资讯 admin

兄弟们,比赛看了没?看完是不是感觉今天搬砖的力气都少了一半?这血压就跟过山车似的,忽上忽下,最后直接给你来个自由落体,砸得人脑瓜子嗡嗡的。你说赢球吧,那怎么吹都行,个个都是休城英雄;这输了球,尤其还是这种能赢但没赢下来的比赛,那可就有意思了,赛后传统的“分锅大会”指定是虽迟但到。咱也不是说非要当黑粉,就是论事,复盘一下,看看这口热气腾腾的黑锅,到底该由谁来背,或者说,谁背得更“出色”一些?

首先,咱们得聊聊杰伦·格林这位“休城太子”。格林这小伙子,天赋是真没得说,身体素质劲爆,时不时就能给你来个技惊四座的暴扣,或者不讲理的三分,让你高呼“未来可期”。但是吧,这“未来”有时候就像女朋友说的“我快到了”一样,你永远不知道它啥时候真能兑现。就说这场球,上半场格林那叫一个猛啊,突破、中投、三分样样有,感觉他一个人就要把对面防线给打穿了。可一到下半场,特别是决定胜负的第四节,格林就好像突然断电了一样,进入了一种“我是谁?我在哪?我该干嘛?”的哲学思考模式。几次关键的进攻选择,要么是顶着三个人强行上篮,结果“duang”的一声,篮球跟篮筐来了个亲密接触然后无情弹开;要么就是运球运半天,最后甩锅给队友,接锅的队友一看时间,好家伙,还剩两秒,只能仓促出手,那命中率可想而知。这种表现,球迷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“神经刀”,今天这把刀,显然是砍到自己人了,上半场是关公,下半场变张飞——“飞”了。

接下来,必须得提一下咱们的“范乔丹”——弗雷德·范弗利特。作为球队花大价钱请来的老将和指挥官,范弗利特的作用本该是稳定军心,在关键时刻用经验和脑子打球。大部分时间里,他确实做得不错,组织串联有声有色,防守端也兢兢业业。但问题就出在,当比赛进入到刺刀见红的阶段,大家最需要他这个“大脑”保持冷静的时候,他偶尔也会“上头”。比如最后几分钟那个离谱的失误,一个横传球,仿佛计算好了提前量,精准地传给了场边挥舞毛巾的队友,直接送给对手一个快攻得分。那一刻,你甚至能看到主教练乌度卡在场边那张脸,黑得跟锅底似的。拿着上亿的合同,在决定比赛走向的回合里出现这种低级失误,这锅你说他背得冤不冤?球迷们调侃说:“范乔丹定律,前面越稳,最后时刻的操作就越可能让你想不到。”这简直是虾仁猪心啊!

然后是我们的内线核心,“小萨博尼斯”plus版的阿尔佩伦·申京。申京这个赛季的进步有目共睹,策应能力一流,篮下脚步梦幻,俨然已经成了火箭进攻端的一个重要轴心。可他也有明显的短板,那就是防守和失误。这场比赛,对面但凡有个强力内线,就跟见了自助餐一样,逮着申京这一点猛打。有时候申京的防守位置感确实有点迷,容易吃假动作,赔上犯规。而在进攻端,他那些骚气的传球,有时候是“手术刀”,有时候就变成了“自杀刀”。球从他手里传出去,路线诡异,想法大胆,但队友可能压根就没领会到精神,直接被对手笑纳,又是一个反击。全场下来,失误数噌噌往上涨,每一次失误都像是在给对手的士气加油打气。大家爱他的灵性,但也真的怕他“灵”过头了,把自己和球队都玩进去。

当然,说到“背锅”,怎么能忘了我们的“全民公敌”狄龙·布鲁克斯呢?狄龙老师自从来到火箭,就自带话题和流量。他的防守确实拼命,态度绝对没得说,就像一头永不疲倦的斗牛犬,追着对方的头号得分手满场跑。这种精神值得点赞,但有时候,他的“ *** ”会溢出,变成鲁莽。一个不必要的挑衅,一个多余的垃圾话,换来一个技术犯规,白送对手罚球,这种操作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。而且在进攻端,狄龙也有一颗成为乔丹的心,总觉得自己能拯救世界。在某些回合,明明有更好的进攻选择,他却偏要选择难度系数五颗星的单打,然后在一片“哎呀”声中,投出一个“三不沾”。球迷们对他是又爱又恨,爱他那股不服输的劲儿,恨他有时候真的“人菜瘾大”,在不合适的时机,用不合适的方式,伤害了球队。

火箭队落败球员

t>

除了这几位“主角”,替补席上的球员们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责任。比如泰特,上场后活力满满,但进攻技巧略显粗糙,有时候防守端也会漏人。杰夫·格林老爷子,经验丰富,但毕竟年纪大了,指望他像年轻时那样飞天遁地也不现实。整个替补阵容,在这场比赛里提供的火力支援相当有限,导致主力球员的消耗过大,也为最后的 *** 埋下了伏笔。这就好比打游戏,你主力英雄玩得再好,队友全是“超级兵”,那也带不动啊。当主力在场下休息时,比分被对手一波流拉开,那主力上来心态都可能不一样了。

最后,主教练乌度卡的战术安排和临场指挥,也不是无懈可击。比如在关键时刻的暂停时机,换人调整是否及时,以及最后一攻的战术布置是否清晰有效,这些都值得商榷。有时候球迷们在屏幕前都急得跳脚:“这时候该换下谁了!”“这个战术为什么不打内线?”当然,我们是上帝视角,教练在场边的压力和所见所闻肯定和我们不一样。但作为球队的总舵手,输球了,战术层面的讨论和质疑是免不了的。毕竟,巧妇也怕无米之炊,但米给你了,饭没做好,那厨子的手艺就得被说道说道了。

所以你看,一场失利,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问题。它就像一盘精心烹制的“甩锅大乱炖”,格林的浪投是主料,范弗利特的失误是辅料,申京的防守是调味料,狄龙的“上头”就是那把不合时宜的火,替补的乏力和教练的指挥则像是那个没盖紧的锅盖。每个人都在其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“力量”,共同成就了这盘让人食不下咽的“败仗”。作为球迷,生气归生气,骂归骂,但日子还得过,下一场比赛还得看。只是希望下一次,这口锅能离我们的主队远一点。说到这,我突然想起来,比赛里有个球,格林突破进去之后,面对空篮,是想扣还是想上篮来着,怎么就滑手了呢?